WK綜合論壇, WK综合论坛

查看:2712 回復:5 發表於 2019-6-2 06:19:21
累計簽到:4 天
連續簽到:1 天
跳轉到指定樓層
楼主
發表於 2012-5-1 20:29:54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VIP精品區,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,輕松賺金幣
加入VIP,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,超級棒

[科技] 探秘木星的旅程[21P] [複製鏈接]

[blockquote]木星,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,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五颗。中国古代就认识到木星约12年运行一周天,而把周天分成十二份,称十二次,木星每年行经一次,用木星所在的星次可以纪年,因此木星被称为岁星。是天空中的第三亮星,最亮时达-2.4等,只有金星和冲日时的火星比它亮。木星有众多的卫星,截止到1990年,已发现16颗。1979年,行星际探测器“旅行者”1号还发现木星有一个很暗的光环。木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,轨道半长径为5.205天文单位,离心率为0.048,它在近日点同太阳的距离比远日点近约0.5天文单位。木星的轨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很小,只有1.3°。  # r4 x5 o# b$ I, _1 x0 j; F
  
0 u4 V/ k- h: t' z/ Q( |8 Y  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.589天,约合11.86年,平均轨道速度为13.06公里/秒。木星是太阳系内自转最快的行星,赤道上自转周期仅9小时50分30秒,两极地区的自转稍慢。由于高速自转,使得它的扁率相当大,达0.0648。木星的自转轴几乎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道的,二者的交角达86°55′。木星的赤道半径为71400公里,是地球的11.2倍,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;质量为1.9×1030克,比地球的质量大300多倍,是其他八大行星总质量的2.5倍,平均密度只有1.33克/厘米3,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为27.07米/秒2,两极为23.22米/秒2。  - j5 F8 t3 J* \" ]9 g# j  Y
   " G; s3 {/ S8 c. T, g* t
  木星有着浓密的大气,主要成份是氢和氦,还含有少量的氨、甲烷和水。用望远镜观测木星,可以看到大气中有一系列与赤道平行的明暗交替的云带,云带的形状随时间不断变化。这表明木星大气中存在着激烈的运动。木星表面的温度很低,根据理论计算,它表面的有效温度应为105K,但地面观测和行星际探测器测得的结果均高于理论值,对木星的红外观测也表明,木星辐射的热能为它接收到的太阳热能的两倍,这说明木星内部存在着热源。木星还有着比地球更大更强的磁层和辐射带。  
2 B0 g; U# Q0 R$ t' n  C/ q) g- `  
4 ^, [% K! _+ O1 P0 \6 `  木星磁层比地球磁层大100倍。它可分为三个区域。内区(离木星表面20个木星半径的范围内)具有与地球辐射带相近的强辐射带;中介区(从20个木星半径到100个木星半径)的磁力线被离心力歪曲。内区和中介区都按约10小时的自转周期转动。外区(60-90个木星半径范围内)的磁场很弱,到磁层边界处已趋于零。除很靠近木星表面的部分外,木星的磁场是偶极场,但场的方向与地磁场相反,即地球上指北的罗盘到木星上变为指南。木星的磁轴与自转轴间的交角为10.8°。离木星3个木星半径以内的磁场是4极或8极的,场强为3-11×10-4特斯拉。  1 V5 |7 A2 T/ z6 t; e
  
- l8 u' O8 r' K7 E8 ^2 x  木星表面大红斑,位于赤道南侧,长达2万多公里,宽约1.1万公里,略呈蛋形。发现于1660年,300多年来尽管它的颜色和亮度不断变化,但形状和大小几乎没有变,大红斑沿逆时针方向绕中心转动,而且在经度方向上有漂移运动,因而肯定不是固体的表面特征。现在认为它很可能是一个大旋涡,或者说它是一团激烈上升的气流。旋涡或气流中含有红磷化合物,大红斑的颜色可能是因此产生的。至于大红斑能长期存在的原因,目前尚不清楚。  
- X+ e: x+ u: _4 z" I  
# r& Y  f; m; T3 T4 c 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,它的体积超过地球的一千倍,质量超过太阳系中其他八颗行星质量的总和。与其他巨行星一样,木星没有固态的表面,而是覆盖着966公里厚的云层。通过望远镜观测,这些云层就象是木星上的一条条绚丽的彩带。    ^1 |. M2 R4 [2 k) j+ R; d$ p
- ?+ D& C/ ?+ O- b* g
  1989年10月18日,由“阿特兰蒂斯”号航天飞机送入轨道的“伽利略”号木星探测器,是美国航天局第一个直接专用探测木星的航天器。伽利略木星探测计划始于1978年,最初计划于1982年1月发射,后因经费不足、飞行设计修改和航天飞机发射失败等原因而先后9次变动计划。致使发射一再推迟,研制经费高达13.6亿美元。
4 q' m8 i7 ^$ m  u, F4 M0 P
# M# p6 C# x8 \% S2 l  “伽利略”号探测器呈不规则长形体.总重约2717千克,由木星轨道器和再入器两部分组成,在到达木星前约150天时,两者分离,轨道器环绕木星运行探测;再入器深入水星大气层考察。8 T) s. O8 b+ R1 }2 o; E% c
4 D' C7 A5 u5 [# ~( g
  轨道器是由美国的喷气推进实转室设计、制造和操作的,其总重为2378千克,正常情况下以3.15转�分自旋稳定。其上的主要设备为;推进舱,包括一个机动推力器和一个单一入轨推力器,与推进剂一起共重约1185千克;2台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偶发电机,可提供0∼480瓦的电力;一个约5米直径的高增益地球通信天线,用S和X波段与地球通信,定向精度为0.1度。轨道器上还装有很多精密的探测仪器,主要包括:CCD摄像机,发回的照片清晰度比“旅行者”探测器的高20∼1000倍,可分辨出木星卫星表面3O∼50米范围的细节;近红外绘图分光计,可探测出氮、磷化氢、水、甲烷、锗等组分;紫外分光计能探测出氮、氢和氧等;光子偏振、辐射计,可以测量偏振光和光强度;磁强计、高能粒子检测仪、等离子体检测仪、等离子体波分系统(测量电场和磁场变化)、尘埃粒子检测仪和重离子计数器等,可用于对木星磁层等的研究。
% H) ]% [8 q% l0 C. f$ l
( a3 `. v$ D! r; h  @  I% t1、伽利略飞向木星(想象图)
! L8 ?' P8 S/ e' f  p  D $ M1 y$ l+ U0 G* j9 h5 ]; s
& u2 D- {6 S0 P
  再入器是由美国航天局的艾迈斯研究中心负责设计,休斯飞机公司创造的。其外形呈扁锥体,总重约339千克、其中仅防热壳就重达220千克。其上有2台1波段发射机、能以128比特�秒的速率发送测量数据,经轨道器中继到地球。再入器上的探测仪器有:大气结构检测仪,能测量木星大气的温度、压力等;中性质谱仪,可测定木星大气组分;氦分量检测仪,用于测定木星大气中的氦气含量;测云计、纯流量辐射计以及光和射电检测仪等。9 E  ?7 \  B- y2 {+ K

4 U, c, q6 t! E# j  “伽利略”号探测器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9月21日纵身“跳”入木星大气层,以一种近乎自杀的方式使自己焚毁,为长达14年的太空之旅画上了句号。
: \- K; H% g; h$ m  u6 R( b2 V7 ^: m& m' p, U( _
  “快点走啊,‘伽利略’号!”在地面控制人员的遥控下,重达2.5吨的探测器逐渐向木星靠近,然后飞入木星黑暗的背面。当天下午快4点的时候,“伽利略”号与地球的通信联系中断,几分钟后坠入木星大气层。! L4 S9 j! _& l: B5 U

$ r7 [, h; \( I! @* X5 S# G/ ]5 l  “伽利略”号的坠落速度据估计达到约每秒48公里。按照这一速度,从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到东部的纽约只需82秒。它与木星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基本将探测器焚毁殆尽。
# \7 }" c' v7 q1 T4 S& U6 m2 t- o- a$ ~; u/ \: Q3 ?7 C
  数百名科学家、工程技术人员和他们的家属,聚集在帕萨德纳的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,遥送“伽利略”号走完最后一段路程。不少人已经在这个项目中工作数十年,探测器的陨落让他们颇为伤感。一位名叫洛佩斯的科学家说:“对一位老朋友说再见,真有点难过。”坠落过程开始后,最后一任项目主管亚历山大女士的眼睛也一度变得湿润。
/ p" s2 T, {8 o, M$ _- t
, V4 x$ Z! l- r; c! y  K# C2、伽利略拍到的木星近照4 n# t3 q! M7 u5 {8 J

- x2 d; \0 p% }  I1 d
) r" R0 {, Q8 ^3 q& ?0 J1 i: ~3、木卫一在木星表面投下的影子清晰可辨- v  |- U) ]4 D# O1 T$ w- }
1 `3 ?. Q: h$ N  t- L3 u! C

% g+ U# B( T. d# O7 d  j1 y2 m- t3 p  “伽利略”号虽然是一台无生命的机器,但它从孕育到坠毁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辉煌和挫折,让科学家们难以割舍。
% F% F5 H3 Q. i
/ C  g" Q+ m' }' j  ~  y$ m2 F  “伽利略”号探测计划最早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提出,1977年得到宇航局批准,但直到1989年才由“阿特兰蒂斯”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。之后,探测器上的主天线曾出现故障,但地面控制人员最终找到了让它发回探测数据的其他办法。
5 N/ a0 I& S- c" `  u, d% M$ _
/ J+ R/ X& V7 |  |% C5 O  探测器原定约2年的使命先后被3次延长。在1995年12月飞抵环木星轨道后的7年多时间内,它创造的记录有:绕木星运行34周,与木星主要卫星35次相遇,发回包括1.4万张照片在内的3万兆比特数据,在木星的三颗卫星上发现了地下液态盐水存在的证据,第一次从轨道上对木星系统进行了完整考察,第一次对木星大气进行了直接测量。 $ J! i6 t4 m, L" h2 g! S- p/ I# B

8 Q9 J: d' ^4 z; {( _  美国宇航局原打算让“伽利略”号在环木星轨道上运行下去,但探测器有关木卫二上可能存在海洋的发现使专家们改变了想法。“伽利略”号的主要使命不是去外星寻找生命,在设计时探测器没有经过消毒处理。当它燃料即将用尽时,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轨道可能发生变化,并可能与木卫二相撞。理论上,探测器与木卫二相撞可能导致地球的微生物在木卫二上立足,这种情况将会影响未来在这颗卫星上寻找本土生命的工作。 1 V! P' e1 x3 F; C: E

+ K; P- {1 U5 Y. ~  木星的主要卫星有四个,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木卫二,它的冰外壳下面是液态水,下图是伽利略释放探测器拍下四个卫星外形和它的陆地表面照片5 `7 W+ g. B9 D' I) @
3 O! Y8 A+ W5 e2 l2 ]. ]6 F
' U" B- s( W5 h* H# d  E
  美宇航局由此决定,在“伽利略”号燃料未完全用尽、还能控制运行轨道之时,让它葬身于木卫二之外的其他天体上,这个“安葬地”最终定为木星。
0 E9 g. _+ n2 ?! G/ M$ Z: |
8 g' O9 @3 O6 Y4 X, m& k0 T  伽利略号的旅程并不幸运。它原本的计划是由太空穿梭机将它和它的推动火箭--半人马座火箭送入地球轨道。然后半人马座火箭将用2年半的时间将伽利略号送抵木星。在80年代初,伽利略号完工的时候由于航天飞机和运载火箭没有准备好。所以推迟了发射时间。当一切准备妥当之后,升空日期便定在了1986年的5月。但在1986年1月的挑战者号穿梭机惨剧发生后,美国政府停止了一切的升空活动,并对安全准则作出了检讨。伽利略号的升空时间被延后至3年之后。新的安全准则也随之增加,包括使用低功率的推进火箭,并禁止在航天飞机的运送仓内放置燃料。这意味着半人马座火箭将取消。为了进入预期的轨道,太空船会先进入金星的轨道,再借助引力来加速,再两度折回地球加速,然后前往木星。这使得原本预定2年半的旅程变成了6年。在等待升空的三年中,伽利略号被多次改造,运送和储藏。有人认为这3年的“旅程”很可能就是升空后诸多问题的原因。  伽利略号利用增加了的旅程,对月球的光面和暗面的地表化学物质作出了比较,而且还对地球南极的臭氧层作出了大气观测。但在最后一次离开地球之前,问题再度出现。伽利略号的主天线--高增益天线被发现不能准确打开。高增益天线作为伽利略号和地球联络的主要工具,它的出错造成了严重的后果。本来伽利略号能每数分钟往地球发回一张照片,故障发生后变成了数周一张。幸而,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此作出了弥补。数据能通过压缩再传送,这使得照片的传送时间减少为数小时。
* _& L8 o( r' ^8 m( W! R! S+ N; Y' Y
4 ]' M# k& P+ ?  在伽利略号略过小行星带时,伽利略号对小行星951和小行星243(Ida)作出精密观测,发现Ida的卫星,并命名为Dactyl。在1994年的彗星撞木星天文奇观中,伽利略号观测了舒梅克•利维九号彗星的碎片撞入木星的过程,地球上的望远镜则要等待木星自转来观测其阴影。8 E: `+ w( p* v1 C1 y* R

0 z# F8 q$ k7 ^& ]: D: j  然而,在到达木星的两个月前,另一个问题发生了。伽利略号的磁带记录器发生了故障。磁带记录器的主要任务是,记录伽利略号上各种仪器所探测到的结果,并在适当的时候发回地球。在主天线发生故障之后,磁带记录器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。为了对磁带记录器作出调整,伽利略号放弃了原本探测木卫一的计划。
3 I! a# y' e$ J  y
  o# i& |- w1 t) o5 M% F4  ]; ~. }# j: p9 U" S

- _% P! |1 j0 E, C( q' T
5 V- _" t* o* {" `5、近距离观察木卫一,在阴影中的红点是火山在喷发: P( X2 s& p. v4 @2 H
% v6 C; J5 n* I6 g# Q' q

) \( S  F$ s. i8 y6、伽利略号走进木卫一,清晰地看到它的火山口在喷出炽热的岩浆6 z9 g6 c3 m' o5 A( i' i0 ?  N9 H( a
8 ^- Z4 |' D- ]' p3 g4 _
5 l# F0 M. B9 S* f( g5 H# v5 V& S
7、木星的极地风光+ t( k  Q. P9 l% Z$ ?1 u5 w

0 F) U1 l: ^! c$ G, g5 A- t& S/ d6 b' g7 c: b
  伽利略号带有一个探测器,该探测器的任务是冲入木星的大气,并在燃烧殆尽前,尽可能多的发回数据。这是个艰难的任务,与木星大气摩擦将产生高达华氏21000度的高温。在打开降落伞减速之后,探测器将与抵挡高温的挡热板脱离。独自承受木星的风暴,高温和巨大的压力。在1995年12月7日,探测器进入了木星的大气。探测器成功地发回了信号,并在降落了57分钟之后,探测器被木星发出的热力烧毁。但这57分钟大大地增加了我们对木星的大气和气候的了解。. P" p$ r1 K" t& B, B# U
$ {' ?& W8 g  I. z' I( g$ ?2 d! m
  伽利略号对研究木星的卫星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。在伽利略号到达木星之前,人们一共发现了16颗木星的卫星。伽利略号到达后又发现了多个卫星。现在,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63个。7 V6 ?. f: c* S+ {4 v% r* T' m
8 M+ x, k8 u' g
8、木星的大红斑其实它是木星大气中在赤道上的“台风”,这场台风已刮了百八十年了
! N$ {& J, n& j5 k
( Y1 H* a; [/ \/ _3 i
1 n! F. ?% H2 _8 c( W& V9、大红斑随着木星自传,其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,没有人知道这场台风还要刮多久
2 {0 m: `7 \+ h5 Z/ z$ u. j2 _9 j3 p( x
/ E" W  S, x+ ?) t. C4 H  u
10、大红斑特写' ~- H) R; ?& R, J6 e
, x( o/ N* j# g  o( k) M
" K& ]1 T5 ]& ~8 Q; g; q" P0 P" q' R
11、
0 m! O& e$ @: V1 s- q9 N- I+ B' W% G/ d+ d/ |2 i

- J1 N% z# I+ `: N$ z123 f% r0 f' i" N+ J

8 Y5 T2 [1 @* D
* B( w/ v( L# J$ D13、木星只有很小的一个固体内核,大部分都是由气体物质组成的,下面是它的构造示意图
$ e5 j! B5 z# |% R- E' K, o  R1 X% N* R% P, u0 E; n* [
5 U/ B/ E/ K+ E" B! U
  由于受到辐射的破坏,伽利略号的摄影装置于2002年1月17日停止运作。工程师由于能够修复磁带的资料,因此它能在坠毁以前继续传送资料回地球。
% F8 I$ c  X2 l. J! y4 V0 N/ P9 x+ ^+ A, ~* s
  从美国“伽利略”号探测器传回的最新的资料表明,在木卫二的表层下可能有海洋。这一新证据再次为科学家们早先根据资料作出的“木卫二上有水”的假设添加了重量级砝码,并引起了生物学家对木卫二上是否存在生命的争论。“伽利略”号探测器在距木卫二上空351公里的地方飞掠而过。令人惊讶的是,木卫二地磁北极点的地理位置在变化,并且移动得很频繁,几乎每5个半小时就移动一定距离。
/ p# A/ t9 w; A- M& r4 t/ n( |0 P
  这个结果让许多科学家困惑: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木卫二的地磁北极点不断运动呢?“我认为这些发现告诉我们,在木卫二的地表之下有一个液体水层。”空间科学家玛格丽特•基维尔森说。按照科学家的解释,如果在木卫二的地表之下有一个液体传导层———诸如盐水层———那将可以最为完满地解释磁性极点的不断变迁。基维尔森据此表示:“这些新发现对于木卫二上存在海洋的设想非常具有说服力。”
  T6 D* e% l0 G/ p+ A
/ ?4 x' p1 F1 D2 c, \% @. |  在伽利略号的任务结束后,美国太空总署的下一个探测器名为木星冰月轨道器(Jupiter Icy Moons Orbiter, JIMO),现在处于草拟阶段。- _0 x4 y6 z  s
8 [3 H- G% ]. G+ r& y$ z2 W
14、色彩斑斓的木卫一照片
4 I7 [5 ~- U. N, `6 Z, g* ^8 Q; m! m6 o/ l& M9 q% W

9 @7 u" n1 \% ]9 j) O7 ?15、木卫一特写
4 P9 s' x, p2 @1 k  O
# i- G2 g2 c/ T% S) {: z( y: H5 X/ W7 Q# n" D* k- h; p* z
16、神秘的木卫二,上面充满了由冰组成地表,里面是液体海洋
0 B/ I. v) c% j, ^# B" [" q
9 Z9 x9 i& V( W% x; l6 L# U3 G3 {4 k$ C, M& J
17、木卫四的风采,和咱们的月亮很相似
) b& ~. N3 B$ ?" b' S
# j* h2 S  R6 J& M4 n
, I4 J: B/ Q0 |- y. `18、探测器张开降落伞,缓缓进入稠密的木星大气,这里的云朵色彩怪异恐怖,与地球的云朵层截然不同
5 Q* ^, a2 q% p) I; k
- }# q5 s0 D: y# A! G# ~$ ?& f5 B$ a/ V9 z  B( Z
19、探测器继续下降,温度和大气压剧烈升高,当气压达到20个大气压后,探测器不锈钢的外罩被压扁了2 X" T) T. W& M1 R, Y; t

/ R1 W0 k) }  n, Q- b. }9 _5 K& q% W% o: A
20、探测器继续下降,下面是深不可测气体海洋,没有人知道海洋深处是个什么样子,气压急剧增加,探测器就如同潜水艇一样坠毁在这个气体星球上,留下了最为悲壮的旅程( f+ P8 L) ^4 P- k
2 n4 d) g9 c' t0 U/ p1 ?
9 j7 j, h6 M, O  \

; W& C% g- |8 \  @[/blockquote]

評分

參與人數 1威望 +35 收起 理由
amoebi + 35

查看全部評分

收藏收藏 贊贊(1)
把本文推薦給朋友或其他網站上,每次被點擊增加您在本站積分︰1宣傳

本帖點贊的會員︰

桃妖视频站,海量在线视频任你播

尚未簽到

沙发
發表於 2012-11-11 14:02:19 | 只看該作者
VIP精品區,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,輕松賺金幣
加入VIP,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,超級棒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累計簽到:3 天
連續簽到:1 天
板凳
發表於 2013-7-23 00:54:10 | 只看該作者
VIP精品區,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,輕松賺金幣
加入VIP,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,超級棒
木星比地球大多了,但在星空里也视很小的一个,探索无止境呀。

尚未簽到

地板
發表於 2013-7-23 09:45:02 | 只看該作者
巨大的木星,神奇的宇宙。
累計簽到:1 天
連續簽到:1 天
5#
發表於 2013-11-11 19:29:26 | 只看該作者
VIP精品區,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,輕松賺金幣
加入VIP,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,超級棒
宇宙,人类可以忽略不计了
累計簽到:2108 天
連續簽到:72 天
6#
發表於 2019-6-2 06:19:21 | 只看該作者
感謝版主的無私分享精彩佳作

回復樓主 親!! 早上好! 心底有WK、心情就會飛翔,心中要個希望、笑容就會清爽!

 分享同時學會感恩,一句感謝的話語,就是最大的支持!  歡迎交流討論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册

本版積分規則

c重要聲明: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言論的方式運作,WK論壇對所有言論的真實性、立場及版權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而一切言論只代表發佈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,讀者及用戶務必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 由於本論壇受到「即時上載言論」運作方式所規限,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言論,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內容出現「真實性、立場及版權」等問題,請聯絡我們:[email protected]論壇有權刪除任何言論(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)| SiteMap[網站地圖]

發表新帖 返回頂部